伊朗努尔新闻网:欧洲三国近期威胁启动“触发机制”,不仅针对伊朗,也向华盛顿传递双重信息。 欧洲试图重新确立在核谈判中的角色。这些威胁既没有法律依据,也不符合伊核协议承诺,而更多是在未来外交博弈中重新定义欧洲的地位。
向白宫传递的信息:欧洲不会被边缘化
法国、英国和德国在美国与伊朗进行非正式对话且未涉及欧洲的情况下,采取了这一威胁。此举不仅是向伊朗施压,也是在向美国表明立场:欧洲不会仅仅作为旁观者接受一项自身无法影响的协议。这是欧洲试图介入谈判进程的工具,以确保其利益不会被忽视。
法国:欧洲的“隐形发言人”还是博弈的领导者?
在欧洲三国中,法国尤其希望巩固自身战略角色。巴黎的政策,尤其是关于触发机制的威胁,展现了比伦敦和柏林更激进、更直接的外交姿态。而伊朗则以聪明的方式以法语回应,表明其正密切关注法国的举动,并已准备好采取对等反制。
毫无依据的威胁:削弱伊核协议与外交进程
欧洲此举实际上违反了自身在伊核协议中的承诺。触发机制的工具化不仅缺乏法律基础,也与西方外交话语相矛盾。这种不稳定的政策不仅加剧紧张局势,也暴露了欧洲在制定长期战略上的困境。此外,欧洲迄今未能提出任何有效的方案来解决核危机。
伊朗的回应:向欧洲和美国发出警告
伊朗始终坚持以外交原则进行有意义的对话。然而,面对单方面压力和不公正威胁,它也采取了坚决的反应。德黑兰明确表示,政治性使用触发机制可能引发严重反制措施,包括完全停止履行伊核协议义务。这一立场不仅向欧洲传递了信息,也向美国警告,谈判进程及最终协议无法绕过伊朗利益而达成。
触发机制:控制工具还是影响手段?
欧洲,尤其是法国,此举更多是为了控制局势而非解决危机。触发机制在这一框架下,不仅是对伊朗的威胁,更是欧洲向美国重新争取外交影响力的谈判工具。这一威胁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在国际关系中引发更广泛的多边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