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在当前外交局势波动剧烈的背景下,原定于5月2日(星期六)在罗马举行的第四轮伊朗与美国谈判被推迟,这一事件表明谈判背后潜藏着更深层的挑战。尽管此次延期最初由伊朗与阿曼外长正式协调发布,并以“后勤问题”为由加以解释,但这次调整似乎远不止技术层面的原因,尤其考虑到伊朗与欧洲三方(英、法、德)原定会前会谈也被推迟,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
是延期的主动权还是施压战术?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试图通过媒体表态称,美国并未宣布参加第四轮谈判的具体时间与地点,显示其对延期并不负责。然而,接近伊朗的媒体指出,此次延期其实是伊朗方面出于对美国矛盾立场的反应所作出的决定。而就在几天前,伊朗外交部还确认谈判将于周六照常举行。
分歧浮出水面
回顾第三轮谈判——也是首次进入技术层面的对话——可以看出,一旦涉及细节层面,分歧自然加剧,双方立场逐渐变得强硬。此前就曾预测,随着谈判深入,复杂性将显著增加。原本的原则性共识很快被具体条款的争议所取代。
触及“触发机制”的警戒线
在此背景下,法国外交部最近声明:“若谈判失败,将不惜动用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恢复机制。”此番表态虽可视作法国一贯“坏警察”的角色延续,却也传递出某种欧洲态度。尽管外界视其为明显威胁,但伊朗方面的强烈回应,特别是外交部发言人的强硬表态,表明伊朗将动用“触发机制”视为红线,并准备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美国立场的转变与伊朗对主权权利的坚持
种种迹象,特别是美国国务卿马克·鲁比奥的言论,暗示双方在铀浓缩持续性和现有库存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部分西方媒体报道称,美国在传递信息时已从最初立场转向强调“将浓缩铀储存转移至境外”,而这一立场转变遭伊朗强烈反对。伊朗明确表示,任何协议必须建立在尊重其“和平利用核能主权权利”的基础上。
德黑兰的多边外交努力以削弱单边施压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伊朗副外长阿巴斯·阿拉克奇与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的电话会谈应被视为伊朗争取多边平台、对抗美方单边压力的外交努力。在这次通话中,阿拉克奇强调伊朗使用核技术的合法权利,并警告联合国恢复制裁的潜在后果。古特雷斯则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表达对缓解紧张局势的支持。
特朗普政府双管齐下的伊朗战略
从战略角度看,特朗普政府依旧采用“施压+谈判”并行的手法,试图在威胁下迫使伊朗作出让步。而伊朗则在保持外交轨道的同时,也在构建一个“威慑性平衡模型”,以防止签署一个违背其国家利益的协议。
保持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活跃合作、谨慎地与欧洲接触,也是伊朗在美欧之间寻求战略平衡的关键部分。
既非死胡同,也未完全推进
虽然紧张加剧,但当前局势尚不能称为“死局”。延期的确反映出谈判过程的脆弱性,却同时也表明双方仍愿意维持外交路径。阿曼在协调沟通中的作用,以及欧洲三国维持协议的兴趣,显示出仍存在一定的谈判空间,尽管局势正在日趋紧绷。
第四轮谈判:转折点还是爆发点?
第三轮谈判不仅是技术问题的开端,也是划定双方红线的关键节点。第四轮谈判无论何时举行,都必须在已显现的底线基础上展开。未来的路径不仅取决于政治意愿,还取决于双方是否有能力在“对抗状态下”重新设计互动模型。如果无法设计出这样的互动机制,则重返过去紧张对抗的风险将大幅提升。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