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2025年9月1日,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在科威特举行第165次联合会议,与日本外务大臣共同出席。会议由科威特外交部长兼本届海合会轮值主席阿卜杜拉·阿里·阿卜杜拉主持,海合会成员国外长及秘书长出席。
海合会欢迎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与海合会合作的相关决议,并对会议成果表示关注。
加沙
海合会呼吁立即、永久且无条件执行2025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关于加沙地带停火的决议,确保平民获得基本服务和人道援助,强调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及反对驱逐或流离失所的重要性。
海合会与日本外务大臣在联合声明中强调:
- 实现全面停火
- 释放人质与被拘留者
- 保护平民
- 无障碍提供人道援助
海合会赞赏卡塔尔、埃及和美国的调解努力,并呼吁全面执行安理会第2735号决议(2024年6月)。
声明强烈谴责:
- 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巴勒斯坦人实施的种族灭绝
- 故意封锁导致饥荒
- 种族清洗、集体惩罚、杀害平民与记者
- 酷刑、处决、强迫失踪与驱逐
- 对住宅区、医院、学校、宗教场所和基础设施的破坏
海合会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措施制止这些罪行,并追究责任。
声明还谴责以色列袭击人道组织与援助车队,强调其应承担提供援助的责任,并不得阻碍国际组织工作。海合会重申对安理会第2730号决议的支持,并欢迎2025年8月12日欧盟及友好国家呼吁开放人道通道的声明。
海合会支持卡塔尔与其调解伙伴(埃及和美国)为实现停火、释放人质及援助平民所做的努力,并欢迎德国暂停向以色列提供军事装备的决定。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仍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停止军事援助。
海合会重申:
支持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1967年边界)
支持阿拉伯和平倡议与国际合法性决议
海合会赞赏法国、英国、葡萄牙、马耳他、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呼吁全球迅速承认其国家地位。
声明谴责以色列将哈里发清真寺管理权从巴勒斯坦宗教事务部转交犹太宗教委员会的计划,认为此举严重违反历史与法律现状。谴责E1区扩建定居点、以色列议会试图强加主权于约旦河西岸的行为。
海合会确认2025年8月15日由31个阿拉伯与伊斯兰国家外长及阿盟、伊斯兰合作组织、海合会秘书长联合发布的声明,谴责以色列总理提出的“大以色列”计划,认为其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威胁地区与全球安全。
三岛
海合会重申其对大通布、小通布和阿布穆萨三岛的立场,声称三岛属于阿联酋。
成员国外长还否认伊朗在阿拉什气田的权益,声称该气田完全位于科威特海域,其资源归属沙特与科威特,因为该区域属于沙特-科威特划分海域。
伊朗
海合会强调继续建设性谈判以达成全面解决方案,涵盖成员国的安全关切。声明表示:
- 成员国愿参与所有相关区域与国际谈判
- 强调尊重国家主权、睦邻原则、联合国决议与国际合法性
- 支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
- 强化外交努力,确保各方遵守国际协议
- 增强互信与地区安全稳定
也门
声明未提及以色列空袭萨那造成也门总理遇害事件,而是谴责:
- 也门武装袭击两艘货船
- 船员伤亡与失踪
- 约17,000吨硝酸铵泄漏至红海,威胁海洋生态
- 海合会强调:
- 维护海上安全与航道稳定
- 遵守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反对威胁国际航运与贸易的行为
黎巴嫩
海合会与日本外务大臣支持解除真主党武装,欢迎黎巴嫩政府决定将全国武器所有权归属国家,依据《塔伊夫协议》与相关国际决议。
声明谴责以色列持续袭击黎巴嫩,呼吁执行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反对干涉黎巴嫩内政。
欢迎安理会第2790号决议,将联合国驻黎部队任务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强调黎政府与联合国持续合作的重要性。
叙利亚
海合会欢迎苏韦达省危机解决协议,强调保护国家统一与公民安全。赞赏艾哈迈德·沙拉对侵犯人权者追责的承诺,支持恢复法治与国家主权,反对暴力、教派主义与煽动仇恨。
声明谴责:
- 2025年6月22日大马士革马尔·伊利亚斯教堂恐袭事件
- 以色列持续侵犯叙利亚主权与稳定
- 扩建戈兰定居点与占领边境缓冲区
呼吁安理会与国际社会履行法律与道义责任,确保以色列撤出所有叙利亚被占领土。
赞赏卡塔尔政府推动土耳其-叙利亚天然气管道项目,肯定海合会国家支持叙利亚复苏与稳定的努力。
伊拉克
海合会重申:
- 尊重科威特主权与领土完整
- 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833号决议(1993年)
- 完成海上边界划定,依据国际法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呼吁伊拉克履行:
- 2012年4月29日签署的航运协议
- 2008年签署的安全交换协议
- 2014年12月28日签署的联合航运安全保障图协议
伊朗努尔新闻网